當前,安全環境復雜多變,我國社會治理仍面臨不少新情況新挑戰,這更迫切需要發揮市域“前線指揮部”的重要作用,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撬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支點,有效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以“市域之治”助推“中國之治”
近日,以“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為主題的第四次、第五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新研討班分別在江蘇南通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召開
點開公共法律服務“云超市”,有如打開一本法律寶典,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仲裁等業務“上架”,群眾自由“點單”,法律服務突破時空地域界線,隨時隨地觸手可及。高效便捷流暢的便民服務背后,是玉林市大刀闊斧的革新,在信息化引領下,縱向實現實體平臺層層落地,橫向打通部門信息壁壘,為群眾呈現的,是一個前端指尖觸達、后端團隊平臺運作,全覆蓋、全時空、全鏈條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
近年來,吉安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立法職權,充分發揮立法的主導主動作用,秉承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則,切實提高立法質量,為吉安市域社會治理夯實法治根基
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不斷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制定落實《秦皇島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細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要求,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司法權力是國家權力,在國家治理中承載著重要功能。司法責任制改革后,“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成為司法權力運行新模式。四川省宜賓市結合地方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加快構建新型司法權力制約監督體系,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啟示
近年來,廣州針對舊樓加裝電梯“落地難”問題,從政策保障、人民調解、行政復議、法治宣傳等方面著手,為舊樓加裝電梯“落地難”開出“法治良方”,以民生小切口推動實現社會大治理。截至2022年6月底,廣州已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13351臺,惠及逾百萬人
麗水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積極開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堅持把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作為關鍵一招,突出源頭治理、專項治理、系統治理,扎實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全力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欽州市地處北部灣沿海,水陸交通便捷,海岸線長達560多公里,江海出入口800多個,易成為走私、偷渡、“三非”等違法犯罪分子上岸點。2021年12月以來,欽州市充分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聯防聯控機制優勢,嚴厲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有力阻斷疫情輸入,守好祖國“南大門”
“鶯飛草長兩濕地,三山環抱一面海。”“有福之州”全力筑牢“銅墻鐵壁”,把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性工程
甘孜州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近年來,甘孜州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堅持“邊打邊治邊建”思路,因地制宜健全末梢治理體系,入腦入心開展潤育普法活動,有效防范化解社會治安風險,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鶴壁市是河南省重要煤炭生產地之一,煤礦、非煤礦山和化工企業多,危爆物品使用量大,涉爆從業單位、從業人員風險隱患大。嚴守“不打響、不炸響、不丟失”底線,構建“分級管理、動態管控、科技支撐、精準處置”信息化管控體系,鶴壁市做到了第一時間感知風險,最快速度消除隱患,精準支撐打防管控
近年來,吉林省白山市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加強對有關人群服務管理,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建了工作閉環、多元共治的新模式,推出“綠色家園”等極具地方特色的創新之舉。
“智慧+邊防”“智慧+防控”“智慧+治理”等“智慧+”工作模式,去年12月15日,博州被授予“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和“長安杯”
群眾安全感指數達到99.39分的歷史最好水平,推動新收訴訟案件數同比下降23.69%……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重慶市永川區積極探索社會矛盾糾紛全鏈條集成、一站式調處機制,被中央依法治國辦授予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
新劃分網格4.1萬個,5.9萬名專兼職網格員、2.1萬名在職黨員、10.2萬名志愿者下沉到網格單元……安徽省宿州市將常態化糾紛排查機制有機融入網格化管理,對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等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近年來,四川省遂寧市針對拖欠農民土地流轉租金給農村社會帶來的風險,積極探索“三四五”工作機制,著力實現農村土地流轉風險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有效維護了農民合法利益,實現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提高通關效率防范處置涉疫矛盾風險?廣西崇左市探索出處置“多元化”、管理“網格化”、施策“精準化”的“四化”工作做法,切實提升涉疫矛盾風險處置質效
銅仁市近年來聚焦鄰里家庭矛盾糾紛特點類型,全力預防和化解鄰里家庭矛盾糾紛,以鄰里、家庭一隅之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并獲評2021年“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四年達97.5%以上
2020年以來,湖南湘西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牽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婚戀家庭矛盾糾紛“防”“調”“建”文章,以家事“微治理”促進社會“大平安”,調處婚戀家庭矛盾糾紛4780件,化解率達到95.1%,月均離婚數比2019年下降28%,家事婚戀問題個人極端惡性案事件零發生
寧夏自治區石嘴山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采用多種形式開展精準服務,提升醫療實效,化解醫患糾紛,有效根治了醫療矛盾糾紛領域的“疑難雜癥”,維護了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為推進平安醫院建設作了積極貢獻
全市家事案件調撤率高達84.2%,這樣的成績是如何誕生的?陜西省商洛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河南省駐馬店市堅持以圍繞群眾社會心理服務需求為導向,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社會心理服務建設,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駐馬店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
2019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創新成立了專業人民調解(非訴)中心,一直以來,聚焦“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索具有牡丹江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在堅持“有糾紛、找調解,不收費、解民憂”的工作理念下,開創了解紛工作“三步走”戰略,力求將基層矛盾化解在“第一時間”
寧河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化解群眾矛盾糾紛作為改善民生、消解民怨、維護穩定的重要內容,打造出了面積2546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讓群眾有問題“只進一扇門”
近年來,第六師五家渠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師市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高達98%。如此成績從何而來?就讓我們通過第六師五家渠市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走進大美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