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tlfff"><meter id="tlfff"><cite id="tlfff"></cite></meter></progress>
      <sub id="tlfff"></sub>
      <progress id="tlfff"></progress>

      <big id="tlfff"><thead id="tlfff"></thead></big>

      <progress id="tlfff"></progress>

          <address id="tlfff"><thead id="tlfff"></thead></address>

            <big id="tlfff"><progress id="tlfff"></progress></big>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60余通電話、20余條短信,反詐民警這波“連環call”,真贊!
            時間:2022-09-12 14:42來源:廈門公安責任編輯:李亞丹

            你會拒接“奪命連環call”嗎?如果遇到的是來自他們的電話,一定要接!

            潛在受害者長時間占線,派警現場勸阻竟找不到人,市民隨時可能被騙......近日,一場與騙子搶時間、爭速度的預警勸阻“大戲”上演——


            福建省廈門市反詐中心民警連續撥打60余通電話,發送20余條短信,最終成功“隔空打斷”詐騙通話......“連環call”成功阻止市民上當受騙,為其避免100余萬元的財產損失。

            一起來看看警察蜀黍是如何化險為夷的吧。

            警報拉響:市民與騙子通話3000多秒

            “一159開頭的號碼正在長時間接聽詐騙電話,通話時長達3149秒。”


            9月2日10時39分,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接到預警提醒后,勸阻專員立即撥打提醒電話后,可反復撥打7次,對方仍處在通話中,無法接通。中心帶班民警楊志霞立即協助研判出號碼使用人信息及可能所在地,指派轄區派出所盡快到場見面勸阻。

            可到了12時10分,派出所反饋到場找不到當事人,電話聯系當事人也一直處于通話中。楊志霞當即指令中心駐點運營商對當事人進行切斷通話。另一邊,正準備去就餐的值班長陳龍丕也返回工作臺,繼續撥打當事人電話。


            “必須不停地打,才能防止切斷通話期間,詐騙分子又與事主聯系上。”從12時25分到13時24分,陳龍丕又持續撥打了60余通電話,并發送20余條短信。直到當事人察覺到異常,主動停止與騙子的對話,并撥打了110報警,詢問自己為什么接到了80多通110、96110來電和短信。

            萬全之策:通知銀行緊急止付除風險?

            原來,當事人9月1日從廈門到昆明旅游,隔天上午便接到一個冒充廈門疾控中心的電話,對方表示要帶其去隔離,后又說她的身份證被人冒用辦理了一張號碼卡涉及重大案件,并將電話轉接到“公安局”讓其配合調查。

            在了解事情經過時,陳龍丕注意到,當事人已經與對方進行過屏幕共享,并操作銀行賬戶,而賬戶內有100余萬元的資金。也就是說,騙子已經掌握了當事人的銀行卡號、密碼,知道了當事人的余額,只要再獲取驗證碼,這些錢就將被騙走了。


            陳龍丕當機立斷,讓當事人聯系銀行立即對該賬戶進行掛失,同時中心止付民警何翔藝通知止付專員聯系駐點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進行緊急止付。

            直到13時41分,當事人的賬戶已成功進行保護性止付,解除了被盜刷的風險,民警終于松了口氣。

            3個小時后,反詐宣傳民警再給當事人進行電話回訪。在確定了當事人無資金損失后,陳龍丕電話中對當事人進行反詐騙宣傳提醒,并建議當事人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掌握更多反詐防騙知識。

            “我一開始沒有意識到是詐騙。真的很感謝你們一直提醒我。”當事人在回訪電話里表示感謝。

            警方提醒:110或96110的來電一定要接!

            據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介紹,當事人遭遇的是近期多發的冒充公檢法“升級版”騙術。

            之前的騙術中,騙子以受害者名下的銀行卡、電話、社保卡、醫保卡等具有消費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受害者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執法人員,要求受害者將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而近期騙局中,騙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熱點和民眾配合防疫的意愿設計詐騙圈套,讓部分民眾一開始便信以為真。隨后利用民眾對于國家機關的信任和急于澄清事實的焦慮心理,誘導被騙人進行轉賬以“自證清白”。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接到自稱疾控中心、公檢法等部門的來電,一定要仔細甄別對方的身份;如果在電話中出現“視頻辦案”“驗證資金”等字眼,可以直接認定為是詐騙電話,請及時掛斷電話,撥打96110進行咨詢舉報。此外,警方也希望廣大市民群眾,主動接聽110或96110的來電,配合警方日常的預警勸阻工作,共同守護“錢袋子”。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網站編輯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啟事

            Copyright 2015 www.xenti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

            亚博ag正品官网